零废弃之路--中国实践

 

《零废弃之路,中国实践》这本案例集终于能和大家见面,对我而言,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情。因为这个项目从申请到完成,经历了我结婚,怀孕,生子,育子的重要阶段,项目也因此而被延期,零废弃案例集最终得以呈现,我特别感谢参与的每一个人。

 

从2010年我开始接触垃圾议题,“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总是止步不前,周而复始”、“垃圾分类太难”、“不焚烧怎么办?”、“分了又能怎样?”的负能量不停出现。总是在国外经验寻找安慰,作为案例说给政府听,讲给公众听,也用来鼓励我们自己。难道我们自己在垃圾分类与减量的实践中就没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大家的分享与借鉴?我们太需要一些属于本土的成功案例和正能量,来说服政府、公众、媒体还有致力于推动垃圾减量和分类的行动者,面对中国的垃圾问题,这是一条必行而且可行的路径!这也就是这本《零废弃之路,中国实践》案例集的由来。在我看来,哪怕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个人真实且持续的垃圾减量故事,都应该值得记录和传播。

 

由于项目的限制,此次只选择了10个案例成册,还有更多的行动未能整理,深表遗憾,我们会在后期继续发掘更多的行动故事。此次整理入册的10个案例,有来自成都,上海,广州的城市社区经验,也有四川乡镇一级的垃圾分类探索;有西宁餐厨垃圾管理模式介绍,也有来自北京一家披萨店垃圾减量和北京在线电子废弃物回收的故事;最后,还有关于垃圾减量教育课程探索案例,以及回归于个人在家庭和校园的实践与心得。

 

这些故事的撰写者要不就是亲身的执行者,要不就是亲自考察,深度了解的记录者。不可否认,这些案例离我们设想的完美境界,“人人参与,垃圾为零”还有一定的距离,他们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与困难。但是,这些行动者都非常值得敬佩,有了他们的不停摸索和坚持,才让中国零废弃变为可能。

 

感谢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对项目的支持;感谢每一位案例的撰写者,用心的撰写,再三的修改;感谢孙敬华对每篇文章认真的修改和编辑;感谢自然之友提供的网站传播渠道!

感谢每一位垃圾减量和分类的行动者!

分类: